返回列表 发帖

融资融券无时间表 10月份难推?

净资本在12亿以上的券商已准备好融资融券业务,材料已上报交易所

在A股如同黄叶飘零的这个秋天,监管部门坐不住了。

9月18日出台的三项措施,被看作是重量级的“救市”举措。

投资者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他们都在期待后续措施——融资融券、T+0等等。猜测很多,就在路透社9月24日称融资融券方案上报后,彭博资讯26日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已批准监管机构允许保证金交易和卖空交易的计划。

但在华尔街“海啸”并未结束、宏观经济面并未明朗的今天,选择与政策博弈的投资者们,信心仍很脆弱。

“融资融券”10月难推

在国资委、财政部相继出台央企增持、汇金入市的利好后,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证监会,期盼证监会“接力”出台救市政策。比如已经筹划了很久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以及创业板等。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创业板分流资金、股指期货对市场并无实质利好等因素,证监会可能出台的3大“利好”政策中,只有券商向特定投资者融资最具意义。

此前,类似融资融券将很快推出的传闻不时发出。9月24日的最新传闻来自路透社,该社引用消息人士的话说,近期中国证监会已要求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报融资融券相关实施方案及准备情况。25日,理财周报记者联系深交所和证监会,深交所方面并未找到相关人士,证监会方面表示“仍在积极筹划之中”。

一家大型券商副总裁在和记者私下交流时,称融资融券业务并无时间表,10月推出的可能性不大。该券商已经按照管理层要求,准备相关方案。

“如果是单边融资,可能像印花税单边征收一样,表明管理层倾向做多的一种意向。但如果是融券,券商目前手里并没有多余的股票,要等到券商自己买进后才能借出。目前券商手里的资金显然多于股票。”该副总裁还介绍,券商如果向投资者融券,一定是长期看好一些股票的投资价值,“它当然不希望只是赚取很少的利息收入,而损失了更多市值。”让该副总裁疑惑的还有,“融资是券商借钱给投资者。但投资者手里并不缺钱,关键在于即使借到钱后,能否敢在目前点位买入。”

25日,国泰君安券商研究员梁静博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很多券商都就融资融券业务向交易所上报材料。

梁静分析说,融资可能首先实行,但试点的门槛较高,“目前来看,中信应该是首批试点券商,海通、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广发以及国信等净资本排名前列的券商,存在试点的可能。首批推出的券商估计3-5家。”

据称,在券商上报方案后,融资融券要确定股票池,并将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批准实行。目前来看,其象征意义似乎更大。

早在2006年8月份,证监会就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今年9月证监会就《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融资融券具体业务申请流程。目前,关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规章制度已经完备。

25日,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滕泰对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按照相关规定,净资本在12亿以上的很多券商都已经准备好融资融券业务,“这之中有个认证的过程,但尽快推出已成为市场共识”。

可能发行公司债融资增持

26日,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高层在广东调研时,与广东国资委交流时表达了支持大股东增持的意见。

26日,有消息称,作为救市的一揽子计划,除9月18日公布的三大救市政策以外,目前证监会抽调专人成立小组正与央行紧急磋商,可能将允许央企和上市公司发债,融资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此前,沪深两地证交所对颁布不足一月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作出修改,将其中第七条中“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款项,修改为“在公告前10日内不得增持”。

此举为尚未完成三季报披露的上市公司在10月份可能的增持行动扫清了法律障碍。

据称,允许央企和上市公司发债用于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权,央行很可能将重新启动中期票据的发行,以支持央企增持上市公司股权;而与此同时,证监会还可能允许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用于回购股份。央行曾于今年4月中旬启动中期票据的发行,但6月底暂停。不过,仅有的两个月发行量就已达到735亿元,同期发行规模远远超过企业债和公司债。

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权时,特别提到希望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但目前的制度障碍在于,以前规定银行的信贷资金并不能流入股市。一位北京券商高层对此不以为然。其认为,这些政策都由国家制定,“何时出台谁也无法预测,但有好的预期存在就是利多。”其同时认为,上市公司股东增持首先在央企层面,如现金充裕的电力、铁路大型央企,以及一些实力强大的地方国资。

26日,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以前银行给上市公司融资,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不如支持公司兼并收购,这样也有利于改变产业结构和避免重复建设。”向威达并表示,目前上市公司股东增持现象增多,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当股价低估时,股东都倾向于债券融资、回购股票,此举在增强控股权的同时维护了投资者的信心。”但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不像国外企业那样,股东回购注销股票的动力还不强,“这里面有经营理念的差异,中国的企业扩张意愿强。”专家建议“大小非”设定减持底价

“大小非”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历史问题,也是“后9·19时代”证券市场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投资人信心靠良好预期支撑,而最实在的预期就是价格预期。对‘大小非’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价格锁定取代时间锁定,即预设一个未来非流通股可流通时能让股民解套并赚钱的底价,股价达不到这一底价,非流通股就流不出来,因此也就没有非流通股可流通的风险,而非流通股可流通一定要在这一底价之上才能流出。”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刘纪鹏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三年前,在股改之初,刘纪鹏曾撰文《反思单一送股的股改模式刻不容缓》提出上述观点。据刘纪鹏介绍,当时他曾将文章报送国务院领导,也批转到了证监会。

“大股东可以提出动议召开股东大会宣布,从多赢的角度出发,自愿把解禁的价格锁定在一个价位,不到这个价位‘大非’不抛售,到了这个价位如果跌下来就自动锁定。大股东有信心,股民的恐慌情绪也会祛除。”刘纪鹏说。刘纪鹏透露,自愿锁定可流通股底价的建议在他近期调研的十几家上市公司中都得到了积极响应。“大股东愿意这样做。既不违反股改的原则,也不违反有关法律。这些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目前形势下他们不愿意抛售股票,他们也不希望买自己股票的投资人赔钱。”

“大股东只有在解放了股民之后,才能最后解放大股东自身。”刘纪鹏说,“只有让大股东利益与股价紧密结合,才更能发挥股价这一市场核心的作用,并促使大股东加快公司发展,真正在市场价格上体现上市公司价值,促进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如果国资委号召,大股东自愿响应,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的860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大小非’问题就能顺利解决。国有控股股东要想延续去年央企1万亿的利润,就必须保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势头,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未来的产业整合、整体上市。所以他们必须保养这个市场,在这个时期,凡是有利于市场休养生息的政策,国资委都会看到它的长远意义。”刘纪鹏说,“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可由证券业协会来倡导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作出自愿锁定可流通股价格的动议。证监会还可以给这些公司以再融资的绿色通道。”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也认为,“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只是放缓了‘大小非’股份的抛售,但‘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比较低,无论如何放缓,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下一步可以探索用价格的方法来解决。”曹凤岐对理财周报记者说,“比如,可以政策规定低于某个价格不能抛售。如果规定价格限制,‘大小非’出于受利益驱动的原因,可能想办法抬高股价,股票市场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上升。市场的恐慌情绪可能会得到一定舒解。”

让高管制约大股东?

与此同时,关于平准基金救市的探讨还在继续,争论颇多。曹凤岐认为,汇金增持三大银行属于类平准基金入市。真正的平准基金的成立和运作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关于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尚存疑问:是发国债筹集,还是各个机构出资还有待破解。

以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的身份,唐双宁9月23日在北京一个论坛上说:“我认为应该设立平准基金,稳定股市。”唐双宁曾任银监会副主席,现任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董事长。唐的背景以及他的表态,让市场增强了对平准基金的想象空间。

近日有报道称,作为证监会救市措施之一的“T+0”也将很快推出。但某大型券商副总裁对此不以为然,其认为目前推行的“T+0”权证交易已经“不可收拾”,再推出股票的当天买卖交易无疑会扩大风险。

刘纪鹏还提出,现在要全力推出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激励上市公司高管,让高管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形成制约机制。“股东要抛大非,高管手里的期权就将变成废纸,因为期权是建立在股价上涨基础上的,只有股价上涨,期权才能实现激励的目的,才能赚钱。这样会形成一种内部制约机制。”

“现在是发期权最好的时机,管理者拿到了现在价格的期权就有动力往上做。这样上市公司才能真正提高盈利能力,并完善回报机制,从而增强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刘纪鹏说。

也有相当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要从大环境看股市。某券商中层领导就对记者直言,由于看不清楚美国经济将要发生的变化、国内经济受影响程度到底多深也无法判断,“全球的资本市场调整还要持续几年,投资者还要忍受痛苦的煎熬。”

《次贷危机》一书作者、某国有上市银行高级经济师孙兆东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单纯靠政策来拯救资本市场,只能救一时。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本身比单纯出台救市政策更有意义。这也是中国股市避免大起大落的根本。”“市场和投资者只有了解了影响政策调整的背景因素,才能够做出一个对市场和未来政策走势的判断,这比猜测救市政策何时出台和怎样出台更有意义。”孙兆东建议投资者当前应主要关注如下动态因素:国际方面一要关注美元基准利率动态;二要关注美国次贷危机第二阶段何时结束。国内方面一要看PPI是否出现拐点;二是看CPI与存款基准利率差是否缩小;三是看GDP增长速度。这几项指标会真正影响未来政策的出台。”
Maybe God wants you to meet many wrong people before you meet the right one, so when this happens, youl will be thankful.
也许上帝让你在遇见那个合适的人之前遇见很多错误的人,
所以,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应该心存感激。

返回列表

广东培正学院--培正社区